航运工程系党总支
“瞻仰革命遗址,追寻红色记忆”
主题党日活动
5月16日上午,航运工程系党总支为响应学院有关党史教育学习的工作要求,结合《航运工程系2021年党史教育学习计划》安排,特组织学生支部教师党员和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共50余名师生,前往建川博物馆开展党史主题教育实践活动。
上午7时50分,参与此次党日活动的师生就已经在学院紫毫广场集合完毕,准备乘车前往建川博物馆。
建川博物馆是由民营企业家樊建川创建,位于中国博物馆小镇——四川省成都市大邑县安仁古镇,是刘氏庄园所在地。博物馆占地500亩,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拥有藏品1000万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329件。博物馆以“为了和平收藏战争;为了未来,收藏教训;为了安宁,收藏灾难;为了传承,收藏民俗”为主题。目前已对外开放的陈列馆有抗战文物陈列中流砥柱馆、正面战场馆、飞虎奇兵馆、不屈战俘馆、红色年代系列瓷器陈列馆、生活用品陈列馆等25座场馆。一系列鲜活的文物史料对我们此次开展党史教育学习具有非常大的现实指导作用。

在博物馆讲解员的带领下,同学们跟着系党总支副书记封伟教授和学生党支部书记张明老师一起参观了抗战博物馆系列。讲解员向大家介绍了抗战时期战场上的激烈情况,以及在战争中无数先烈英勇牺牲的感人事迹,同学们听后感触颇深,同学们的眼神中也流露出对曾经革命先辈的敬意。同学们还目睹了场馆独家收藏的在战场上留下的抗日战争文物和中国抗战时期的历史资料,进一步直观感受到战争的残酷,以及对和平的珍视。

在场馆里,同学们跟着封书记、张老师来到了抗战时期的海军展馆,封书记跟张老师议论着当初中国海军的薄弱和海防时的被动挨打,觉得现在祖国强大的来之不易,并告诉同学们作为年轻一代要缅怀历史,在该奋斗时不要追求享乐,应当自强不息。

抗战纪念馆参观结束后,同学们跟随封书记和张老师来到了援华义士广场向烈士进献花束,以示对援华义士在战争中表现出的国际共产主义精神的崇高敬意。

首先,由二位老师带头在广场前献上代表自己对援华义士充满敬意的鲜花,紧接着,同学们井然有序地排队进场依次敬献鲜花。

随后,同学们进入群雕广场,一座座雕像犹如栩栩如生的立体画呈现在同学们的眼前,让同学们眼前一亮,同学们在每一座雕像前看得专心致志、若有所思,相信同学们应该深刻体会到了二战时期,援华义士在抗战时的反法西斯的热情与战斗到底的决心。

从广场参观完后,大家在援华义士广场门前合唱国际歌,感受国际共产主义精神,以此表示对援华义士的敬意。同时,我们也会将这种精神继续传承下去。

随后,大家又参观了红色年代博物馆系列。通过众多的实物资料,同学们真切地了解了在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如何领导全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以及在国家一穷二白的情况下,中国人民如何自力更生,进行艰苦创业的过程。


在参观过程中,封书记语重心长的告诫同学们,一个国家的兴衰荣辱取决于年轻一代,同学们要成为是有活力,有追求,不怕吃苦的年轻人。如果年轻一代暮气沉沉,每天陷在无边的苦闷与惆怅之中,这个国家的复兴只能停留在纸面上或口头上。
参观结束后,同学们在中流砥柱广场集合并重温入团誓词。

最后,大家在封书记和张老师的调动下,为纪念建党100周年一起合影留念,同学们合影时的样子朝气蓬勃,昂首挺胸。相信这是同学们在参观完后,更加坚定了铭记历史、奋发图强、共筑中国梦的决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贡献自己的一份力!

记者:霍渤文
编辑:邹承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