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成为“准职业人”
——学院职业素养与职业发展教育活动综述
随着高职高专教育的快速发展,高职学生成为企业技能型人才的重要力量。对高职毕业生质量的关注,越来越多地体现在高职学生的“职业素养”上,为此,学院从去年开展大学生职业素养与职业发展教育活动,经过一年的探索与实践,现已步入全面实施阶段。我院大学生职业素养与职业发展教育培养计划共有五个板块,即思想道德品质、职场素质、学业与职业指导、职业基础能力、健康与安全,各系结合各模块培养方案,借助课堂教学、顶岗实习、社会实践、日常养成教育、职业素质拓展训练和校园文化活动等途径,正积极、认真地落实教育培养计划,初显自身特色。
汽车工程系:模拟企业 提前感受职场世界
汽车工程系的“模拟企业仿真管理团队”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通过制度,明确各部门职责、各级制度、各期考核办法,以汽车相关企业为模拟背景,让每个参与的同学置身职业场景中,以职场新人的身份,模拟汽车行业生产、维修、检测、营销等各个领域的重要环节,并且以团队的形式对同学们的表现进行考核。同学们在各级各岗中严格遵守管理制度,充分发挥团结协作精神,优质高效地完成各项工作。
这种培养模式,提供了一处实战的平台,在模拟过程中,同学们能运用各种知识,学会团结协作,培养危机意识、创新精神和职场应变能力,提前感受到职场世界的艰辛,更重要的是让同学们看到自己知识结构的不足和职业精神的缺失,让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扬长补短,提高职业素养,增强自我竞争力。
建筑工程系:鲁班传人 竞赛场上方显身手
建筑工程系把竞赛融入到职业教育过程中,让同学们在激烈的竞争中提炼自我。“鲁班专业技能节”内容丰富:建筑结构模型技能竞赛、建筑CAD技能竞赛、建筑力学竞赛、建筑装饰技能竞赛、建筑法律知识竞赛、广联达算量技能竞赛、建筑测量技能竞赛、房地产营销比赛接踵而至。建工系派出技艺精湛的实训老师,对报名参赛的同学进行统一指导,加大专业技能训练,通过以赛代训的方式,提高同学们的专业技能水平。
比赛期间,还呈现出形式多样的研讨会,有建筑专业名师向同学们展示最新的建筑理念和专业知识,有专业教师之间就理论课程建设、实训课程等问题的相互交流,有参赛同学之间就比赛问题的探讨与规划。紧张有序的竞赛氛围、大量专业知识的碰撞,使建工系教学课程迸发出新的火花,同时,竞赛也为树立学生正确的就业观、培养良好的职业素质提供了支持和帮助。
自动化工程系:志愿服务 立德树人全面发展
国庆大假期间,自动化工程系的100名学生志愿者,主动放弃了与亲友团聚的闲暇时光,一直坚守在成都地铁1号线、2号线的18个重点车站开展志愿活动。在这个特殊的时期,面对外地来的游客,由于不熟悉成都,不熟悉地铁,志愿引导更显重要。志愿者们不仅负责指引旅客换乘、购票、安全指引、倡导文明出行,有时也充当业余导游的角色,为到成都游玩的旅客提供攻略、指引路线。在专业带队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近距离和地铁接触,感受着浩瀚的地铁工程,想象着盾构机在地下施工时的场景,对自己的专业也有了直观的认识,激发了强烈的求知欲。
自动化工程系的“志愿者服务成都地铁活动”受到了成都地铁工作人员和乘客的一致好评。在志愿活动中,同学们学会了团结协助、无私奉献,真实的体会到助人、奉献的快乐,让“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任务在实践中得到升华。
人文系:第二课堂 突显情趣丰富多彩
人文与社会科学系的职业素养教育注重丰富课余生活。迎新生晚会中,同学们筹谋划策积极参与,上演一出出高质量的文艺节目,尤其是人文系的走秀节目,结合人文环艺专业的元素,以环保为主题,是学院文艺表演的一个亮点。寝室设计大赛也是人文系的亮点,同学们团结协作齐动手,用生活废品装扮出最美的寝室,将同学们的艺术天赋展现的淋漓尽致。sun shine吧咖啡厅,突显酒店和设计这两个专业的特色,精致地道的美味饮品、别具一格的装饰情调都是同学们一点一滴努力的成果。
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不仅让同学们收获了别样的大学生活,还让同学们在参与过程中,陶冶情操、提高了自身的人文素养,在寓教于乐的过程中进行职业素养教育,真可谓一举多得。
学院职业素养教育工作正在有条不紊的进行,航运工程系未来的海员们,每天清晨整齐的早操是校园里特殊的风景线。经管系邀请企业高层主讲的职业精神系列讲座场场爆满;计算机工程系的专任指导老师是学院出名的优秀导师;道桥系的测量协会是学院的金牌社团......形式多样的职业素质教育,让同学们的职业素养和职业发展意识将得到加强,学生诚实守信、爱岗敬业等职业道德将得到强化,对企业制度、行规、行标等企业文化将有更深的了解,就业创业能力和创新意识及职业核心能力也将得到提高,为学院的“育才梦”、同学们的“成才梦”夯实了基础。